秋意渐浓的乌蒙山区,清风送爽,绿意依旧盎然。在彝良县小草坝镇,来自四川、重庆等地的游客依然络绎不绝。他们循着凉爽气候而来,在欣赏宜人景致的同时,开启了一场跨越地域与民族的文化交流之旅。今年以来,小草坝镇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凉”资源,串联多元文化活动,搭建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让民族文化互鉴、经济共生、情感联结在秋日里持续升温。
回溯盛夏,小草坝的民族交流热潮已然涌动。7月19日小草坝景区一场融合传统与现代的火把节狂欢,点燃了各族群众的热情。舞台上,民族舞蹈婀娜多姿,川剧变脸惊艳四座,杂技表演扣人心弦;夜幕降临,篝火熊熊燃起,各族游客与当地居民手拉手围火起舞,歌声、笑声、欢呼声交织成一片温暖的海洋。“不管是哪个民族,只要手拉着手,心就贴得近。”一位来自重庆的游客至今对当时的热闹场景记忆犹新。
盛夏时节的小草坝,民族交融活动热度不减、精彩不断。8月2日,“军民一家,清凉一夏,民族美食节”在景区热闹开场。天麻炖鸡、钵钵鸡、肉夹馍、桐子叶粑粑、冷吃兔、卤菜等各式兼具民族特色与地方风味的美食香气四溢,吸引众多川渝游客驻足品尝。“没想到在云南深山里,能吃到这么地道的川味小吃,还能和各族朋友一起跳舞聊天,感觉特别亲切。”来自成都的游客笑着说,这份温暖体验成为他盛夏避暑之旅中难忘的回忆。
8月29日,“会聚良缘・七夕有你”青年交友联谊活动,将民族团结氛围推向高潮,成为各民族青年交往交流的生动实践。活动中,破冰游戏打破陌生壁垒,歌曲接龙传递欢乐,篝火晚会延续温情,彝良各族青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进了解、建立友谊。最终,20余对各族青年互留联系方式,活动满意度超95%。“不仅找到了朋友,更感受到了多元文化融合的魅力。”一名参与活动的苗族青年表示,这场联谊让他收获了珍贵的情谊。
如今,小草坝的“凉”资源正持续转化为促进民族关系的“暖经济”。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小草坝镇累计接待游客212.3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7.67亿元,其中川渝游客占比超七成。来自成都的张先生此前带着全家在小草坝住了一周,即便返程多日,仍对这段旅程意犹未尽:“这里不仅凉快,更有人情味。我们和彝族老乡一起吃饭、聊天,像一家人一样。”
“我们将继续以农文旅融合为媒介,打造更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为各族群众搭建起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让小草坝不仅是避暑胜地,更是民族团结进步的温馨家园。”小草坝镇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该镇将持续以农文旅融合为抓手,通过推出森林避暑套餐、开发研学徒步项目、联动周边乡镇展销农特产品等举措,不断提升旅游服务的深度与广度,让各族游客在“凉快玩、放心住、开心购”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增进各民族之间的理解与认同。
山水含情,交流暖心。当前,小草坝正以不变的清凉与热情,书写着多民族共生共荣、交往交流交融的崭新篇章,让民族团结之花在乌蒙山区持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