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开学季,教育焕新颜。8月31日,正值新学期启幕之际,彝良县发界小学新校区正式投入使用,以全新的校园环境、完善的教学设施迎接全体师生,让沪滇协作帮扶下的教育成果惠及更多家庭。
据了解,发界小学新校区在办学规模上实现显著突破。新增18间标准教室,可提供学位810余个,有效破解发界街道学生"入学难"问题。校园硬件同步升级,标准化食堂保障师生日常就餐;美术教室、音乐教室、图书室、科学实验室、室内体育室等多功能教室均配备一体机电视等现代化设备,为多样化教学筑牢硬件根基。主干道地面清晰刻画红军长征路线图,使学生日常行走间潜移默化接受红色精神熏陶。
办学质量提升依托沪滇协作持续发力。每年选派骨干教师赴上海优质学校跟岗学习,引进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学管理经验;建立跨省联盟教研机制,融合创新教学方法;寒暑假开设留守儿童托管班,通过红色故事讲解、传统文化体验等课程解决看护难题并助力学生成长。
办学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沪滇协作的持续助力。近年来,发界小学依托沪滇协作帮扶资源,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提质路径。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学校每年选派骨干教师前往上海优质学校跟岗学习,重点引进先进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与教学管理经验;通过与省内外多所学校建立联盟教研机制,将新颖的教学方法、课程设计思路融入日常教学,推动教师专业能力稳步提升。针对留守儿童群体,学校在寒暑假期间专门开设集中托管班,开设红色故事讲解、传统文化体验等特色课程,既解决了家长看护难题,也助力留守儿童在丰富的课程中拓宽视野、全面成长。
硬件升级与教学提质使办学吸引力显著增强,今年新生报名达340余人,同比增长显著。
“新校区,新气象,新作为。”校长李忠强表示,专用教室群打破课程单一局限,将拓展个性化学习空间。党支部书记李云兵指出:“帮扶不仅实现硬件'换新装',更通过教师培训等'软实力'提升为学校注入活力。”展望未来,发界小学将以新校区启用为起点,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力打造区域内优质教育品牌,让沪滇协作的教育帮扶成果在彝良大地持续生根结果,助力更多孩子实现成长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