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砥砺奋进开新局 凝心聚力谱华章——彝良县2025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2025-08-21 17:42:43

赤水源头碧波荡漾,将军故里气象万千。群山之间,特色产业园区拔节生长;田野之上,天麻与竹林焕发勃勃生机;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奏响发展强音……2025年上半年,彝良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稳中向好、动能增强、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稳增长促攀升,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彝良以深入实施“5+3”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全力以赴稳经济、促发展、惠民生、防风险、保安全。2025年上半年,全县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2025年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4.5亿元,同比增长3.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4.4亿元,增长33.7%,其中税收收入增长14.1%。这一增长态势,犹如一艘稳健前行的巨轮,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乘风破浪,为全年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转作风提效能,干事激情全面迸发

县委始终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改革精神和严实标准推进管党治党,深入实施党支部提质行动,全域提升基层组织力。坚持以党建引领发展,坚定践行“十种鲜明导向”,力戒“十种表现”,严格落实“三法三化”和“三个马上”工作要求,切实为基层减负提效。同时,整合监督力量,紧盯“关键少数”,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持续深化反腐倡廉,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在作风建设方面,扎实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贯彻,累计开展警示教育240场次,查摆问题683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863个,办理民生实事1222件。聚焦违规吃喝、违规饮酒、形式主义以及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等四个重点领域,深入开展专项整治,通报曝光典型案例32起、涉及35人,处理处分干部92人,推动整改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169个,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促升级强动能,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立足彝良资源禀赋,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全力推动农业提质、工业升级、文旅增值,全面激活发展新动能。

在农业发展方面,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速推进角奎灌区、松林灌区建设,扎实做好双河、松林水库功能延伸,全力保障农业灌溉和农产品精深加工用水。积极招引培育龙头企业,推动竹笋、山野菜等农产品精深加工提质增效,建成产业路100公里、采笋道245公里。

在工业发展方面,扎实推进凤彝硅产业园建设,全力释放旗滨、驰宏、天力、晶鸣、晨狮等企业产能,积极引进硅砂、煤炭下游及精深加工项目,盘活闲置低效用地,规划建设奎香、钟鸣工业用气管网,探索“绿电+产业”新模式和“管道气+LNG”双气源保障体系。产业园区总规修编取得突破,硅产业物流枢纽及物流园区项目进展顺利,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序推进,凤彝硅产业园项目一期即将投产,小发路煤矿正式复产。格闹河水电站开发项目完成招商,到位资金13.4亿元。

在文旅发展方面,彝良依托小草坝景区和罗炳辉将军纪念馆核心优势,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在引流客源、丰富业态、刺激消费、精准营销上持续发力,切实将游客“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小草坝景区的宝藏村农文旅融合示范点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带动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游客规模突破200万人次,实现第三产业产值36.3亿元。

强基础优布局,城乡承载显著增强

彝良多措并举提升城乡功能品质,扎实推进交通、治理与水利建设。全力保障高铁、高速及物流枢纽建设,完善路网体系;加快城镇化与老旧小区改造,整治人居环境,严控违规建设;稳步实施水库、灌区及流域治理工程,强化农村供水保障,夯实发展基础。

2025年上半年,彝良城乡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成型。渝昆高铁彝良北站开工建设,荞山、龙海通乡三级公路全面通车,“外联快捷、内通便利”的交通格局初步显现;县城承载功能大幅提升,返迁安置项目进入招投标阶段,10个老旧小区改造圆满完成,县城第二污水处理厂即将投用,14个乡镇“两污”设施建成试运行,连续两年获评全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优秀典型县,健康县城建设获省委、省政府通报表扬;乡镇面貌焕然一新,14个乡镇集镇道路改造全面完成,累计划定停车位1200余个,农村违规建房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累计查处87起、拆除违法建筑21栋;水利基础设施持续完善,树林水库顺利封顶,双河水库灌区基本完工,14个农村供水保障项目建成投用,为城乡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惠民生增福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2025年,彝良县中、高考成绩再创历史新高。中考平均分位列全市第二,优良率、合格率达37.24%、81.78%;高考本科上线率达55.9%,特控上线率为23.9%,1人被清华大学录取,3人考入北京大学,首次实现本土考生考录清北零的突破,小初高教育链条全线贯通,教育发展步入良性循环,彝良教育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

基层诊疗服务能力与管理水平持续增强,上半年县域内就诊率提升至86.1%,实现医疗收入2.2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扎实做好“一老一小”服务保障,规范运营158个儿童之家、2个老年幸福食堂和2个留守儿童集中托管服务点,建成投用发界街道群团联盟及“一老一小”爱心家园。全面推进63个村级集中安葬点建设,累计发放各类困难补助1.6亿元,切实兜牢民生保障底线。

固成果守底线,乡村振兴根基筑牢

彝良坚持抓巩固、促振兴,严格落实常态化动态监测帮扶,新识别风险对象182户731人,消除风险1744户7928人,风险消除率达94.5%。多措并举促进就业增收,统筹产业带动、就业帮扶和联农带农机制完善,建成“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实施以工代赈项目56个,吸纳3230人就近就业,实现增收1483万元。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和“组团式”帮扶扎实推进,圆满完成2024年国家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及农业农村部蹲点调研,教育医疗、易迁后扶等经验获肯定,天麻产业“721”利益联结模式在全省推广。

全面推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2+5”工作机制,攻坚化解信访积案和历史遗留问题,排查调解矛盾纠纷1054起,成功率达95.2%,实质性化解重点信访案件39件,办结中央巡视组移交信访件351件,实现命案“零发生”。探索建立森林草原防灭火“1335”机制,落实“1262”预警响应联动,有效应对多轮强降雨,累计转移群众5000余人次,洛旺地质灾害避险案例获省自然资源厅推广。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风险排查,上半年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下降50%,修复历史遗留废弃矿山1130亩,完成中央及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25个。政府法定债务偿还1.2亿元,化解隐性债务3.7亿元,发展集团2.8亿元债务全面清零,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上半年,3.8%的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7%的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犹如坚实的基石,为彝良县的稳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随着小草坝大桥竹笋初加工厂建成投产、嵩源山野菜精深加工项目加速落地、硅产业物流枢纽及现代化园区建设等重大项目的加速推进,一批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重大项目正快速汇聚成推动产业升级的新引擎。展望前路,彝良县将坚持以项目聚动能、以产业促振兴、以民生为依归,谱写城乡繁荣、生态和谐、人民幸福的华丽新篇章!

来源:彝良融媒
记者:夏蕾 王申胤
责任编辑:周征宇
审核人:王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