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彝良县始终将稳就业保民生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通过强化劳务输出、创新技能培训、优化创业服务等举措,全力推动群众就业增收。截至目前,全县农村劳动力就业率达86.28%,脱贫劳动力就业率达89.08%,易地搬迁劳动力就业率达92.65%,就业形势呈现稳中有进良好态势。
“双轮驱动”稳就业 群众增收有保障
彝良县坚持“转移输出与就近就业并重、县外拓岗与县内挖潜双轮驱动”的工作思路,多渠道收集推送优质岗位信息,精准匹配劳动力资源。今年以来,全县累计收集推送岗位11.63万个,组织化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6.49万人。为保障外出务工人员稳岗就业,彝良县充分发挥6个驻外工作站作用,强化就业指导、稳岗服务、技能培训、资金帮扶、法律维权等8项服务职能,确保务工人员“出得去、稳得住、能增收”。
“政校企”合作创新培训 精准赋能促就业
为提升劳动力就业竞争力,彝良县聚焦高质量就业增收目标,创新推出“政校企”合作培训模式,以“服装缝纫工、钳工、车工、电气控制、中高级电工”等用工量大、劳动密集型的工种为突破口,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
针对浙江嘉兴广越服装有限公司的用工需求,彝良县已举办两期“缝纫工订单班”,培训93人,实现“培训即就业”。同时围绕天麻、竹笋等特色产业发展需求,推行“理论精讲+实操实训+田间课堂”三维培训模式,累计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1.98万人次,其中补贴性培训3883人,有效提升了群众就业技能和增收能力。
创业服务提质效 带动就业促发展
在扶持创业方面,彝良县创新推行“创业服务管家”预约服务机制,以扶持创业、发展产业、带动就业“三业联动”为抓手,打出政策激励、服务保障、资源整合的“组合拳”。其中,小草坝创业小镇被评为全省五个创业小镇之一,成为创业带动就业的示范标杆。
截至目前,彝良县累计发放创业贷款2.99亿元,扶持4699户创业主体发展,带动7018人就业。值得一提的是,县农商行还跨省为浙江嘉兴的小包工头、务工能人等发放贷款241笔,共计3136万元,促进8000余名群众在长三角地区稳定就业增收。
为确保就业形势持续向好,彝良县下半年将重点推进五项工作:一是加快县就业创业服务综合体建设,力争年内建成投用,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二是以天麻、竹笋等产业为切入点,推进中药材种植和劳密型产业技能培训“两个专项行动”;三是盘活闲置校舍等资源,招引初加工企业,扩增“家门口务工车间”;四是协同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征缴,确保9月底前缴费率达90%以上;五是加大劳动监察力度,严查欠薪等违法行为,落实“六制一金一表”制度。
就业是民生之本,增收是民生之基。彝良县通过“稳就业、强培训、促创业”多措并举,有效拓宽了群众就业渠道,增强了增收后劲。下一步,彝良县将持续优化就业服务体系,深化技能培训,强化创业扶持,确保群众就业更稳定、收入更可观,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