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彝良县始终将教育置于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核心目标,直面教育痛点、破解发展难题。经过四年多的持续改革,全县教育实现从“全市垫底、全省靠后”到“各项指标跃居全市中上水平”的华丽转身,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断扩大,群众教育满意度显著提升,为滇东北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直面困境:曾陷“质量滑坡、生源外流”难题
回溯2021年之前,彝良教育一度陷入困境:学校领导班子软弱涣散、教师队伍管理混乱,“躺平”现象突出,教育教学质量持续下滑。数据显示,2018-2020年,彝良县小升初优秀率最低仅6.83%,中考优良率最低5.97%,高考一本上线率连续三年不足3%,三年一本上线总人数仅151人,每年外流优质生源超1000人,优质教育成为群众最迫切的民生期盼。
精准破局:五项举措筑牢教育发展根基
为扭转教育颓势,彝良县将教育改革列为“头等民生实事”,以“选校长、优师资、强素质、引名校、严奖惩”五项举措为抓手,打出改革“组合拳”。
在顶层设计上,成立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彝良县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等系列文件,18名县处级领导挂钩联系42所学校,定期蹲点调研、解决实际问题,构建起“党政同责、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
硬件保障方面,严格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两个只增不减”要求,每年将3000万元教育深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2021年以来,累计投入14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22所,新增学位1.5万余个,职业高中实现迁建,“大班额”“城镇挤”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队伍建设上,完成41所学校校(园)长公开竞聘,补充教师600余人,推进“县管校聘”改革,轮岗交流教师500余人次;通过“走出去+请进来”“青蓝结对”等方式培训教师5000余人次,建立8个名师工作室,培养省、市、县三级教学能手、骨干教师1400余人,教师队伍活力显著增强。
此外,彝良县还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携手神州天立教育集团、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等打造品牌学校,天立高中晋升为省一级三等高中,新城中学、民附彝高等学校办学质量节节攀升,实现优质生源从“向外跑”到“往回流”的转变。
硕果满枝:教育质量实现历史性突破
四年改革攻坚,彝良教育交出亮眼“成绩单”:2025年中、高考成绩再创新高,中考平均分排名全市第二,优良率、合格率达37.24%、81.78%,分别高于全市1.6、7.3个百分点,高考本科上线率、特控上线率达55.9%、23.9%,分别高于全市4.6、0.4个百分点,1人被清华大学录取、3人被北京大学录取,首次实现本土考录清北零的突破,小初高教育链条全线贯通,教育发展进入良性循环,彝良教育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与此同时,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1%,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2%,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提升至10.3年,“一年有起色、两年见成效、三年进入全市前列”的目标圆满实现,彝良正加速向“滇东北教育新高地”迈进。
下一步,彝良县将持续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力争进入全市前列、达到全省中上水平,为建设教育强县、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