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之际,彝良县角奎街道的10万余亩青花椒迎来了丰收采摘期。漫山遍野的花椒林绿意盎然,颗颗饱满的青花椒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椒香。刚结束夏收的村民们马不停蹄地投身到花椒采摘工作中,田间地头处处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角奎街道作为彝良县花椒种植的核心区域,所产花椒以醇厚的麻味、浓郁的香气闻名遐迩。过去,花椒采收后依赖自然晾晒,然而,受阴雨天气影响,花椒极易霉变,色泽也会变得暗淡,致使售价大打折扣。近年来,随着“青椒拖脚”等农旅融合示范项目稳步推进,椒农经济状况得以改善,纷纷引入空气能热泵烘干机。该设备不仅攻克了传统晾晒的难题,实现快速脱水,还能最大程度减少高温对花椒挥发油及芳香物质的破坏,为群众增收及山区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过去晒花椒全看老天爷的脸色,还得一颗颗手工采摘,如今采用带枝烘干技术,一天就能烘干上千斤。算下来,一斤干花椒能节省10元人工成本。今年我家30亩花椒地,预计收入可达13万元。”半边街村椒农刘刚难掩喜悦,满脸笑意地说。
“家人们,看过来!咱们的花椒颗颗饱满,麻香浓郁,下单直接包邮到家哦!”网红达人龙丹正对着直播镜头,热情地与粉丝互动。拖脚村党委书记朱德彪介绍:“线下,我们主动出击,积极联系收购企业与收购商;线上,邀请网红达人走进花椒地,借助电商平台推广优质花椒,拓宽销售渠道,助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
据了解,今年角奎街道花椒投产面积达10万亩,预计可实现产值3亿元。在生产端,凭借绿色技术提升品质;在销售端,借助数字工具拓展市场。当椒香随着电波飘出乌蒙山区,一条融合“智慧农业+ 数字营销”的富民之路,已在青山沃野间徐徐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