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台风“丹娜丝”逼近闽浙沿海,已增强为强热带风暴级,预计最强可达台风级(12—13级),这场即将到来的风暴,不仅牵动着沿海地区人民的心,也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国家防总迅速行动,针对福建、广东启动防汛防台风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工作组前往福建指导防御工作。广东更是雷厉风行,落实各项防台风措施,珠江口以东361艘渔船全部回港避风,5个滨海景区关闭。这些高效且果断的举措,充分彰显了我国“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在灾害面前,政府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提前谋划、周密部署,通过有序组织渔船回港、关闭景区等方式,将台风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这一系列行动,是对“生命重于泰山”最生动的诠释,也让民众在风雨来临前感受到了安心与踏实。
从地方到国家,各级部门的协同配合如同精密运转的齿轮。气象部门实时监测台风动态,及时发布准确的预警信息;交通部门保障避风渔船的顺利回港,维持交通秩序;应急管理部门做好物资储备和抢险救援准备;宣传部门则通过各种渠道向民众普及防台风知识,提高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这种多部门联动的应急机制,形成了强大的抗灾合力,展现出我国在自然灾害应对方面的成熟体系和高效执行力。
回顾以往台风灾害,每一次应对都是经验的积累与提升。此次面对“丹娜丝”,我们在预警发布、人员转移、物资保障等环节上更加精细化、科学化。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防灾减灾工作永远在路上。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愈发频繁,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持续完善灾害预警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的防灾抗灾能力。
台风“丹娜丝”的逼近,是对我们防灾减灾能力的又一次考验。但我们坚信,只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凝聚各方力量,严阵以待,就一定能够筑起抵御台风的坚固防线,守护好我们的家园。
(作者:彝良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