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彝良县荞山镇猴街村粮食生产样板基地内,成片的马铃薯正值盛花期,长势喜人,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当前是马铃薯块茎膨大的关键期,必须加强水肥管理,保障正常生长。”田间地头,农技人员曹昌银顶着烈日,向农户详细讲解技术要点。
荞山镇依托独特的山地气候与肥沃土壤,出产的马铃薯淀粉含量高、口感粉糯香甜,深受本地市场欢迎,并成为餐饮及食品加工企业的优质原料。
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近年来,荞山镇立足资源禀赋,科学规划马铃薯产业发展路径:重点推广“马铃薯+玉米”、“马铃薯+红薯”间作套种模式,优化产业布局,提高土地复种指数与综合效益;统一配发生物有机肥,构建绿色安全生产体系,保障品质安全;强化科技支撑,组织农技人员常态化深入田间,为农户提供整地施肥、科学播种、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全过程技术指导。
今年,荞山镇马铃薯种植面积达1.09万亩,预计总产量1.7万吨,总产值有望突破3500万元。这颗小小的“金豆豆”,正串联起产业振兴链条,托起村民增收致富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