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彝良县农业农村局在白水江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成功完成了2025年第一次长江流域重点水域水生生物监测工作。此次监测历时10天,覆盖保护区的核心区小干溪河和实验区白水江两个监测站位,为全面掌握该区域的水生生物资源现状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
在此次监测中,共记录到鱼类32种,总捕获量达2400余尾。其中,宽鳍鱲、短须裂腹鱼、泉水鱼、白甲鱼和裸腹片唇鮈是数量最多的五种鱼类。值得注意的是,监测团队首次发现了前鳍高原鳅、大口鲶、张氏䱗和白甲鱼等四种鱼类,为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增添了新的记录。
短须裂腹鱼作为白水江的主要经济鱼类,在此次监测中表现尤为突出,其总体重达到9391.8克,成为重量占比最大的物种。此外,监测团队还记录到了国家二级保护物种金沙鲈鲤,这为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此次监测工作不仅为制定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奠定了科学基础,也为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彝良县农业农村局表示,将持续加强水域生态监测,进一步推动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