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辣椒移栽黄金期,彝良县荞山镇连片椒田里生机盎然。农户们在农技人员指导下有序移栽辣椒苗,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在彝良县鹏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基地,二十余名工人分散在标准化田垄间,娴熟地将嫩绿椒苗植入覆膜土地。作为荞山镇“公司+合作社+农户”产业模式的示范基地,这里不仅承担着新品种试种任务,更成为周边群众就近务工的“田间工厂”。
荞山镇紧扣全县“4+N”高原特色农业战略,通过政策扶持、技术下沉、主体培育“三管齐下”,推动辣椒产业从零星种植向规模化转型。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董华勇介绍:“我们采取统一育苗、集中指导方式,既解决传统种植技术落后问题,又通过订单农业保障销路,亩均收益较过去提升40%。”
小辣椒催生就业链。从育苗移栽到采收加工,产业链各环节持续释放就业红利。基地负责人赵光鹏算起“四季账”:“500亩基地常年用工,移栽期日均用工40人,采收后轮作蔬菜又能提供岗位,年发放务工工资超80万元。”正在劳作的安乐场村村民张学亮笑道:“家门口按天计酬,每天百元收入,比外出打工实在。”
据悉,该镇今年辣椒种植面积达6000亩,预计鲜椒产量超1500吨,全产业链产值突破600万元。下一步将着力延伸产业链条,通过建设烘干车间、开发辣椒制品等举措提升附加值,让火红产业持续为乡村振兴添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