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珍惜生命和健康 安全燃放烟花爆竹
2025-11-04 19:38:28

眼看元旦很快就要到了,春节也随之就要到来。众所周知,烟花爆竹作为传统年俗的象征,承载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许。然而,近年来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的安全事故频发,尤其是沼气爆炸悲剧屡见不鲜,给无数家庭带来难以弥补的伤痛。2024年春节期间,郑州、四川广汉、沈阳等地接连发生儿童因燃放鞭炮引爆窨井或化粪池沼气的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些血淋淋的教训警示我们:烟花爆竹虽能增添节日氛围,但其潜在的危险性不容忽视。如何科学预防和减少燃放事故,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公共安全问题。

一、沼气爆炸的致命威胁

从郑州6岁男孩被窨井沼气崩伤住院,到广汉化粪池爆炸导致1死3坠井,再到沈阳4岁男孩坠井引发邻居救援,这些悲剧的背后是相同的导火索——烟花爆竹与沼气接触引发的爆炸。沼气主要成分为甲烷,易在密闭空间积聚,遇到明火或高温极易爆燃。专家指出,城市地下管网、化粪池等区域普遍存在沼气隐患,而儿童燃放鞭炮时缺乏安全意识,常将鞭炮投入窨井盖缝隙,直接引爆积聚的沼气。这类事故不仅造成人员伤亡,更对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例如,沈阳坠井事件中,5位邻居冒险相救,凸显了事故的连锁反应。这些案例暴露出公众对烟花爆竹危险性的认知不足,尤其是对沼气等隐蔽风险的忽视。

二、安全燃放的核心原则

针对烟花爆竹引发的安全事故,我们应该认识到科学预防的重要性,即燃放烟花爆竹必须遵循“三远离”原则——远离窨井、化粪池等密闭空间,远离易燃易爆物品,远离人群密集区域。沼气爆炸往往发生在瞬间,但通过规范行为可有效避免。儿童燃放时需在成人全程监护下进行,并选择空旷、平坦的室外场地。此外,烟花爆竹的燃放高度和方向也需严格控制。升空类烟花若偏离轨迹,可能击中建筑物或行人,而旋转类烟花易失控引发火灾。总之,行为规范与场地选择缺一不可。同时,公众需要关注产品安全,避免购买无标识或劣质烟花爆竹,从源头降低风险。

三、综合治理,必不可少

预防烟花爆竹事故需多方协同。个人层面,家长应履行监护责任,教育儿童识别危险区域,如化粪池、输变电设施等。专家建议采用电子爆竹、喜庆音乐等替代方式,既保留节日氛围又减少安全隐患。社会层面,政府需加强监管,如郑州市明确限定燃放时间和区域,禁止在居民楼、学校周边燃放,并严查非法销售行为。社区也应开展安全宣传,通过案例警示提升公众意识。例如,郑州多所学校通过倡议书呼吁家长“以身作则,遵守限放规定”,形成文明燃放的社会风尚。这种综合治理模式,将个人行为规范与公共政策结合,能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

总而言之,烟花爆竹燃放虽然可以增添节日喜庆,但安全高于一切。从沼气爆炸的悲剧,我们深刻认识到:珍惜生命和健康,需从每一次燃放做起。个人需增强风险意识,社会需完善监管体系,共同营造安全、祥和的节日环境。传统习俗不应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让我们以理性态度对待烟花爆竹,让年味在安全中延续。

来源:彝良融媒
记者:李兴
责任编辑:周征宇
审核人:王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