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彝良县奎香乡坪地村的玉米试验示范田迎来测产。农业技术人员与种植户齐聚田间,对昭通市农业科学院自主选育的杂交玉米新品种“昭黄20号”进行现场测产评估。
在测产现场,技术人员对玉米果穗进行多项指标检测,包括测量穗长、穗粗,计算秃尖长、单穗穗重、单穗粒重,并通过现场脱粒测算千粒重、含水率等数据。
今年,彝良县引进“昭黄20号”玉米新品种,在奎香乡坪地村开展种植试验。试验设置了3个不同密度处理:D1处理为每亩3510株,D2处理为每亩4168株,D3处理为每亩4764株。其中D1密度作为对照组。试验采用3次重复,共9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小区面积32平方米。
试验期间,通过种肥同播、测土配方施肥、中耕除草、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综合技术措施,玉米长势良好。经专家组现场测产,该试验示范区玉米平均亩产达814.19公斤。其中D1处理亩产684.90公斤,D2处理亩产898.42公斤,D3处理亩产859.26公斤。综合比较,D2处理亩产最高,达到898.42公斤,表现出较好的推广价值。
此次试验通过研究“昭黄20号”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的产量表现,旨在探索适宜该品种的高产种植密度,为彝良县玉米新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助力玉米产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