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彝良县锚定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健康城市、智慧城市“五城共建”战略目标,以系统思维统筹城乡发展,通过城市更新提质、生态环境治理、产业融合赋能、民生福祉升级,多维度协同发力,破解一批长期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全县城乡面貌实现蝶变升级,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显著提升,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画卷正在乌蒙山区徐徐展开。

彝良县立足“三河交汇、三山鼎立”自然地理禀赋,坚持规划先行,高标准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中心城区控制性详规,科学构建“一心四片、城乡融合”发展格局,在城市更新实践中创新实施“老城区做减法、新城区做加法”策略,既保留城市记忆,又拓展发展空间。在老城区改造中,该县统筹整合各类资金13亿元实施老旧小区改造、管网升级、街道立面整治等重点项目,累计完成647幢老旧楼房、71.18万平方米小区改造,惠及数千户居民;针对老城区管网老化、雨污混流等问题,新建改建雨污管网70余公里,实现城区雨污分流全覆盖,同步推进污水处理厂扩建和垃圾中转站提标扩容,显著提升污水处理能力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因改造成效显著,彝良县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老旧小区改造先进典型县。与此同时,新城区开发同步提速,领秀国际、水墨彝良等一批高品质商住项目陆续建成投用,花生地市政道路1号线、南部新城连接线、洛泽河大道西延线等关键交通节点建成通车,县城交通骨架初步成型,有效缓解城区交通阻、挤、堵现象。

围绕“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目标,彝良县持续厚植生态底色,以洛泽河、发达河、小米溪“三河”综合治理为突破口,实施河道清淤、生态护岸、滨水步道建设等工程,整治河道数公里,让昔日“臭水沟”变身如今的“景观带”;同步推进县城面山绿化工程,在城郊山体种植各类苗木打造绿色生态屏障,还因地制宜建设口袋公园、体育公园、社区游园等休闲空间,新增城市绿化面积,显著提升城市绿化覆盖率,让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愿景成为现实。在此基础上,彝良县以国家卫生县创建为抓手,全域推进城乡环境整治行动,构建“县、乡、村、组、户”五级联动治理体系,投入资金完善城乡环卫设施,配备足量垃圾桶与垃圾清运车辆,实现所有行政村垃圾收运全覆盖,深入开展“厕所革命”,新建改建一批城乡公厕与农户卫生厕所。目前,该县省级卫生乡镇、卫生村实现100%全覆盖,国家卫生县创建高质量通过省级现场评审,还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病媒生物防制先进城区和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打造健康企业、餐厅等“健康细胞”省级2个、市级18个、县级264个,连续三年被省级通报表扬为健康县城建设工作突出县。

产业融合发展是“五城共建”的强劲引擎。彝良县依托资源优势,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打造小草坝AAAA级景区、罗炳辉将军纪念馆红色旅游景区等特色文旅IP,年接待游客量与旅游综合收入稳步增长;同时培育壮大天麻、方竹、生态养殖等特色产业,建成规模化种植基地,年产值可观,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大量农户增收致富,为城市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如今的彝良,城市功能日趋完善,生态环境愈发优美,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群众笑脸更加灿烂。下一步,彝良县将持续深化“五城共建”内涵,聚焦短板弱项,狠抓工作落实,努力建设更高品质、更具活力、更加宜居的新城,让发展成果惠及全县人民。
公告
更多
直播
更多
热门
更多
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