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奔波县城,在乡镇卫生院就能做基础检查;足不出村,家庭医生上门随访慢性病;通过远程系统,在家门口就能让上级专家会诊……近年来,彝良县聚焦县域医疗资源分散、基层服务能力薄弱等痛点,全面推进医共体建设,通过整合县乡村三级医疗资源、完善运行机制、强化能力提升,逐步构建起覆盖全人群、服务全周期的健康防护网,让群众就医更便捷、更省心。

资源整合:打破壁垒 构建医疗“一盘棋”格局
“以前乡镇卫生院缺设备、少医生,有点不舒服都得往县城跑。现在县医院的医生定期来坐诊,还添了新设备,看病方便多了!”家住彝良县偏远乡镇的村民,在当地卫生院完成基础检查后,真切感受到医共体带来的变化。
这一改变,源于彝良县医共体对医疗资源的统筹整合。该县明确医共体内部功能定位: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聚焦急危重症救治、复杂疾病诊疗及基层技术指导;乡镇卫生院承担常见病诊疗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村卫生室专注基础医疗与健康监测,形成“分级诊疗、各司其职”的协作体系。
为填补基层人才缺口,医共体建立人才流动机制,牵头医院定期选派内科、外科、妇产科等骨干医师下沉乡镇卫生院坐诊,并开展“师带徒”带教,有效解决基层专业人才不足问题。同时,统一调配医疗设备资源,将牵头医院闲置的心电图机、B超仪等设备调配至基层,为12个偏远乡镇卫生院更新基本诊疗设备,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完成基础检查,大幅降低就医成本。

能力提升:强基固本 筑牢基层服务“桥头堡”
针对基层医疗机构技术薄弱问题,彝良县医共体构建“线上+线下”双培训体系。线上依托远程医疗平台,每月开展远程教学,内容涵盖常见病诊疗规范、急救技能等;线下由牵头医院组织专家赴乡镇卫生院开展实操培训,重点讲解静脉输液、外伤处理、慢性病管理等实用技能,推动基层医务人员诊疗能力稳步提升。
此外,医共体还打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明确转诊标准与流程:对需进一步治疗的患者,乡镇卫生院可通过医共体平台直接预约牵头医院专家号,优先安排住院;对病情稳定的恢复期患者,及时下转到乡镇卫生院或村卫生室进行后续治疗和康复,切实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分级诊疗目标。

服务优化:便民利民 打通健康“最后一公里”
为让群众享受到更便捷的医疗服务,彝良县医共体大力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在全县所有乡镇卫生院开通远程会诊系统,与市人民医院、县人民医院实现互联互通,让基层患者“足不出镇”就能享受上级专家诊疗服务。
在公共卫生服务领域,医共体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按照“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原则,为辖区居民提供健康档案管理、慢性病随访、疫苗接种等服务。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家庭医生定期上门随访,实时监测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有效降低慢性病并发症发生率。
如今,彝良县医共体已实现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全覆盖,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群众就医便利性与满意度持续提高。下一步,该县将继续深化医共体改革,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强化人才培养、优化服务流程,持续织密县乡村三级健康防护网,为全县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公告
更多
直播
更多
热门
更多
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