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直播间》《24小时》,人民网、新华网及其客户端,云新闻客户端、云南网、七彩云端客户端、云南发布公众号等权威媒体刊播稿件,深入报道昭通市盐津县按照县指挥“五提前”、乡调度“五立即”、村组织“六转移”应对强降雨天气工作机制,成功应对一起泥石流灾害。






县指挥“五提前”
一是提前预警叫应。收到预警后,指挥部立即组织相关部门会商研判,及时启动防汛应急响应,通过应急广播、短信、微信公众号(群)等将预警信息迅速传达到户到人。
二是提前调度安排。落实调度指挥集中办公机制,县防汛指挥部第一时间研判、调度、安排强降雨应对工作。
三是提前排查险情。严格落实“三查制度”,对全县329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236处高危切坡,以及109处低洼地段、临路、临崖等区域挂图作战、监测排查,发现隐患立即标识提醒、物理隔断。
四是提前避险转移。实行挂图作战,紧盯“6个转移”,精准、安全、有序转移群众。
五是提前备援救灾。成立县级防汛抢险救灾前后方指挥部,组建14个工作小组,细化职责分工,统筹应急救援力量6249人,视雨情水情提前下沉一线,确保险情灾情发生时第一时间高效处置。
乡调度“五立即”
一是立即下沉干部。接到预警通知后,乡指挥部立即启动响应机制,组织调度部署,安排干部下沉。全面发挥下沉干部和“五户长”作用。对14256个“微网格”实行挂图作战,明确转移路线和安置点。
二是立即回应群众。收到预警信息后,乡镇立即通过微信群、电话、大喇叭、广播等方式,第一时间叫应村干部、“五户长”,确保信息传递到位,叫应及时。
三是立即研判风险。乡防办第一时间召开研判会,划定危险区域,及时组织人员下沉,协助村组开展工作。
四是立即管控重点。接到预警后,乡镇主要领导第一时间作出安排,突出管控“四个重点”(低洼区过水路面、地灾点、学生上学放学、道路交通)。
五是立即备援物资。加强物资储备,及时高效开展应急救援,并准确掌握受灾群众缺衣、缺被、缺粮等情况,及时安排和拨付救灾资金及物资,全力保障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
村组织“六转移”
上下滑动查看内容





上下滑动查看内容
公告
更多
直播
更多
热门
更多
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