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彝良县两河镇两河村瘟招河流域袁家坡段河道治理施工现场,焊花飞溅中,钢网焊接精准成型;挖掘机挥臂作业,清理河道淤泥;装载车来回穿梭,运送砂石建材;搅拌机快速运转,水泥浆运往河堤,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数十名工人正紧张铺设河堤护栏挡板,全力冲刺汛前建设节点。
入汛在即,彝良县两河镇以“防大汛、保民生”为要务,全力推进瘟招河、龙洞河河道治理工程。通过科学规划与高效施工,两项工程将有效提升沿岸防洪能力,守护6300名群众生命财产及万亩耕地安全,为乡村振兴筑牢生态根基。
“项目前期,我们与水务部门充分沟通,优化设计方案,确保科学性和可行性。”两河镇人大主席高富介绍,通过召开群众会争取46户村民支持,并统筹要素保障,为工程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当前,两河镇两河村段作为主战场,已投入三个施工班组及大型机械,倒排工期冲刺汛前建设目标。现场负责人袁志林表示:“必须赶在汛期前完成防洪墙建设,确保安全泄洪。”
此次治理覆盖两河镇全域,工程分为四段:小草坝段、大竹村段、两河村段及田黄村段,总长22.17公里,总投资5785.39万元。其中,两河村段(6.13公里)于2025年2月21日率先动工,采用C20埋石混凝土防洪墙技术,左右岸分别建设1.512公里和1.446公里堤防。截至当前,已完成治理河长3.1公里,浇筑河堤1.445公里,完成投资681.94万元。
工程以“堤防+信息化”双措并举,新建堤防总长9.9公里,配套5处河道监测系统,实现防洪能力与预警效率双提升。设计方采用C20/C25混凝土抗冲刷工艺,确保河堤稳固性。项目完工后,沿岸耕地防洪标准将从不足5年一遇提升至10年一遇,为农业稳产增收提供保障。
目前,两河镇正以“日调度、周通报”机制推进工程,确保2025年主汛期前完成主体建设。保障1422户6300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随着堤防渐起、河道渐畅,一幅“河安、水清、岸绿、民富”的新画卷正加速绘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