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彝良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成果斐然 沪滇协作谱写教育振兴新篇章
2025-04-28 16:13:06

近年来,通过沪滇两地深度协作、中组部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等工作,彝良县教育事业在教学质量、师资建设、硬件设施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奋的教育振兴成绩单。

高位推动,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

为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效,彝良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季度研判、专项推进”工作机制,设立教育帮扶专项工作组,形成“党委统筹、部门联动、校地协同”的工作体系。创新实行“双岗双责”管理模式,将32名帮扶教师(彝良职高15人、彝良二中17人)纳入学校管理层,其中16人担任校长、副校长等职务,实现管理经验与教育资源的“双输入”,通过“输血+造血”双轨并进提升办学水平。朱斌、金仲明等上海帮扶教师被列为县委联系专家,充分发挥帮扶专家和团队的引领作用。

2024年,通过实施“青蓝工程”,建立师徒结对制度,组织60名本地教师赴沪跟岗研修;开展专题讲座22场次、示范课60余节,惠及教师500余人次;邀请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孟富森教授专家团队开展机械实操培训,助力职高教师和学生掌握先进教学技能,为技能人才培养夯实基础。

补齐短板,基础设施迈上新台阶

彝良过去的教育设施基础比较薄弱,自2021年松江、彝良两地结对以来,松江区就把补齐教育设施短板作为协作资金的重要方向。近年来,先后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1亿多元,新建彝良县第一、第二、第五幼儿园,发界街道中心小学、新城小学、长房中学等学校新建了教学楼、宿舍楼、图书馆、食堂等,彝良二中建成标准化音体美教室、智慧图书室,彝良职高新建了多个实训室、实训中心。这些项目的实施,显著提升了彝良教育基础设施水平,有效改善了当地办学条件,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学习环境。同时,松江区积极利用沪滇协作平台,广泛发动各方力量助力彝良教育事业。广达集团向发界街道中学捐赠价值约15万元的课桌椅600套、石湖荡镇向奎香中学捐助棉被等1500余套、上海来伊份公益基金会捐赠发界小学“童食健康关爱教室”、上海康舒特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资助学生上学等,汇聚起了助力全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硕果盈枝,教育质量实现新突破

在帮扶团队的带领下,彝良二中、彝良职高等受援学校实现管理效能、教学成绩、师资建设、产教融合等各方面的突破。彝良二中成功晋升“二级一等完全中学”,2024年高考二本上线率较2023年提升47.89%;彝良职高本科上线78人,占全省本科录取名额的5.8%,创历史新高,参加云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7个二等奖,11个三等奖,省级赛事获奖28项;与上海多家企业共建现代学徒制项目,“美发与形象设计”等三大专业为地方产业发展培养技能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培育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竞赛获奖10人,县级表彰20人。

彝良县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沪滇协作,推进“名师工作室”全域覆盖,计划三年内培养60名骨干教师,通过“组团式”帮扶进一步带动提升全县教育水平,着力建设滇东北教育振兴示范县,在乌蒙大地上书写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来源:彝良融媒